2024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白皮书

发表时间:2024-09-17 22:27

今天分享的是:2024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白皮书

报告共计:53页

以下是对该文档《2024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白皮书》的核心内容总结:

当前互联网数据互联面临的挑战:

- 星型连接架构导致的问题:当前互联网采用星型连接架构,造成“中心化平台主导的围墙花园”困境,导致缺乏竞争、信任和民主稳定性,引发隐私侵犯、权力集中和数字鸿沟等问题,同时也限制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 缺乏语义支持的影响:现有互联网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局限于“一跳交互”模式,形成“语义孤岛”,难以支持数据跨中介(平台)互联,而语义网理念虽提出解决思路,但尚未大规模发展。

- 依赖第三方中介建立可信关系的弊端:当前互联网通过可靠的第三方中介为数据提供方和使用方建立信任关系,但这导致了“信任孤岛”的形成,且中介自身的安全性、可信度以及数据的开放性和保护性等方面面临挑战。

- 数据权属机制缺乏的后果:大部分互联网数据尚未形成“数字资产”,数据交易、权利转移和收益模型不利于下一代互联网数字资产的发展,也难以支持隐性知识类数字资产交易。

Web3.0的理念及典型应用:

- Web技术的演进:互联网从Web1.0的静态页面、主机产生内容和权利,发展到Web2.0的动态页面、用户参与互动并对消费产生影响,再到Web3.0有望实现全球数据可信互联和数据价值公平分配,促进互联网成为产业互联网。

- Web3.0的基本理念:包括去中心化数据互联架构、语义互联、自主建立可信关系、权属保护与价值分配公平。去中心化旨在摒弃星型架构,实现应用之间的自主直接连接;语义互联利用语义技术解决语义孤岛问题;自主建立可信关系通过去中心化身份管理实现;权属保护与价值分配公平将数据所有权和控制权归还给用户。

- Web3.0的典型应用:包括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类应用、元宇宙类应用、数字资产类应用和算力互联。DAO类应用可降低协作成本,促进社会生产协作;元宇宙类应用需要Web3.0的技术支持来实现数字“比特”跨平台互通、语义互通和可信与权属保护;数字资产类应用需要Web3.0为数字资产的所有者、买方、卖方等提供技术支持;算力互联可提高计算效率,优化资源分配,Web3.0的相关技术可支持算力互联的发展。

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的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 数字身份的分类:根据数字身份管理架构的不同,可分为中心化身份、联盟身份和去中心化身份,去中心化身份是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基础性技术。

- Web3.0去中心化身份基本原理:Web3.0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将身份发行方与身份验证方解耦,支持主体在身份发行方处构建身份、自主进行身份凭证传递,并可支持他方对身份凭证进行可信验证。

- 关键技术框架:包括去中心化标识、可验证凭证、标识解析、区块链、数字钱包与可信载体。去中心化标识符(DID)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具有唯一性、可验证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可验证凭证(VC)是一个DID主体向另一个DID主体的属性做背书而发出的带有数字签名的描述性声明,可验证表达(VP)是VC持有者向验证者表明自己身份的数据;标识解析将复杂的标识信息转换为可读的数据,Web3.0下的标识与标识解析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传输,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数字钱包用于存储和管理主体的身份凭证,可信载体可提高数字钱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是适用于Web3.0的理想底座型数字钱包技术。

相关标准化活动:

- ITU - T:ITU - T的SG13、SG16、SG17、SG20等研究组都在进行与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涉及区块链等关键技术。

- IEEE SA IC:IEEE SA IC是IEEE为行业提供标准、产品和业务孵化的平台,相关机构在该平台发起了与Web3.0、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相关的研究组。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深圳公司:深圳市龙华区明珠支路源创空间科技园南区2栋503、605

东莞公司:东莞市塘厦镇四村八达高新产业园9栋1楼

7*24全国服务热线
0755-8320 8959 紧急联系 :13632796137